精选了小伙伴们用手机拍摄雪景作品,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如何拍好下雪天吧。
1/.
拍摄注意
在冰天雪地里拍照会比平时更有挑战性,因为寒冷会让你的手机耗电过快,并且镜片起雾,最好随身携带充电宝和镜头布,为手机补充电量以及对相机镜头进行随时清洁。

- 调节曝光 -
下雪天拍照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曝光问题,相机在面对大片的白色积雪时,会自动判定场景过亮,于是自动降低曝光,让雪地看起来偏灰偏暗。

因此在拍摄雪景的时候,我们通常要提高曝光度,可以通过滑动测光条上的小太阳,提高画面亮度。

- 矫正白平衡 -
随着时间、周围景物等的变化,白雪也会表现为不同的白色,所以,在拍摄不同景别的雪景时,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手动尝试调整白平衡,才能更好的还原照片色彩。

2/.
雪天适合拍什么?
- 光影 -
冬季一般光照度较低,光线较柔和。我们可以选择在晴朗天气里的晨曦或者夕阳时分拍摄,因为那个时候光线不是特别强烈,反差也不大。天地间的一片白雪,如同干净的画布,很容易被金黄色的阳光“染色”。

暖调的阳光一扫大雪原先萧条、冷清感,画面暖意顿生,打造出一种冷暖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。

- 色彩对比 -
有时看久了白茫茫一片的大雪,难免会引起视觉疲劳。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,寻找色彩鲜明的物体作为拍摄主题,比如颜色鲜明的建筑、穿着鲜艳的人、色彩缤纷的物体等。通过颜色带来的反差,活跃画面气氛。

一般红色系是最佳选择。红与白,暖色与冷色的双重强对比,吸睛效果十足。

寻找一些红色系的景物,比如红墙,游乐场里红色的设施,当大面积的白雪有了鲜明颜色的建筑点缀之后,画面立马增加强烈焦点,吸引观众的眼球。


@刘春剑 | Xiaomi MI 5X
如果找不到没被雪覆盖的,色彩鲜艳的景物,那就自己创造吧!穿上红衣,跑到一片白茫茫大雪之中充当画面的点缀,下图就利用身着红衣的人物和环境对比,一动一静,画面感染力就突显出来了。

- 发现细节-
除了拍摄磅礴大气的雪景之外,在户外,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被白雪覆盖的细节,比如被白雪覆盖的常绿树枝,或者结冰的浆果,悬挂在树上的冰柱等。

积雪会给这些平常普通的景物增加陌生感和新鲜感,当原先常绿的植物覆盖上白雪之后,颇有一种坚强不息的生命力。

落在枝头的小冰块与后面的红墙形成鲜明的对比,别有一番趣味。

- 变换拍摄角度-
无论拍什么都要灵活变换角度,寻找新视角。比如抬起头来仰拍建筑,还可以利用周边结冰的树枝作为框架前景,不仅为画面增加层次感还能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。

同时结冰的树枝与建筑上鲜明的颜色也能形成对比,打破了雪天里沉闷。

到了晚上,空中缓缓飘落白色梦幻的雪花,非常适合拍出故事感。再配合路灯逆光仰拍,灯光会照亮下落的雪,看起来整个画面看起来会非常梦幻。

除了抬头看看天空之外,低头看看脚下的世界,发现更加独特的视角和事物新奇有趣的一面。
像这张呆萌可爱的表情,正是大雪覆盖在下水井盖上构成的表情。

落在地上的鲜黄色秋叶与初雪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,也显示了季节的更迭。

当你发现行人走过的雪地会在雪面上留下一排排的脚印,不妨蹲下来以脚印作为前景,利用连在一起的脚印作为引导线,将观众视线到远方的人物身上。

- 下落的雪-
冬天拍摄下落的雪有一种特殊的美,较低的快门速度会给雪花造成模糊效果,而提高快门速度会冻结雪花。

如果你希望雪看起来像上图中的可爱小毛茸茸,就用较快的快门速度(约1/400或更高)。想要雪看起来模糊并拉长,可以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(约1/15秒或更短)。

最好选颜色深暗的景物作背景,这样才能鲜明地显示出白色的雪花飞落的痕迹。

- 极简-
大雪天,世界变得一片纯白和苍茫,通过大片留白突出主体,达到“少即是多”的效果,很容易拍出简洁的画面。

选择一个具有鲜艳色彩或形式美的景物充当主体,控制画面比例,简单明了却意味深长。就像一把普通的雨伞在雪地和影子的衬托下,也有了别样的味道。

强烈的黑白对比,让这宁静的雪天不至于太沉闷孤单,构图与意境营造的恰到好处。

如果你是生活在没有雪的南方里,不妨试试在家里用过一盏灯加上一张布以及几个小人模型,模拟雪天里的场景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