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fe, half is memory, half is to continue.
什么是深度思考
By Vincent. @2020.8.10
什么是深度思考

一、深度思考是如何形成的?

1.去偏见化

2.客观型思考

二、深度思考的两个方向

1.前因式思考

2.后果式思考

三、如何培养深度思考习惯?

1.不草率下结论原则

2.开放式的思维空间

3.当事人思考法

4.行为观察法

5.上帝视角法

一、深度思考是如何形成的?

近年来,网上有个新的观点:说穷人不该生孩子,生了也给不了他足够的物质和成长环境,从起跑线上就已经输给富家孩子。

当你看这句话,通常情况下,你觉得他说得对吗?

大多数人会认同这个观点,他说的好像都在理:「没有存款,收入不高,也就很难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,贫困的生活,还会给他带来自卑心理,这样他的人生会很难走。」

如果你再看几条同样的内容,会进一步认可这样的观点。这种下意识产生的结论,就是「偏见」

我们要试着用更深的思维角度,来分析这个问题:

1、深度思考的第一步,就是「去偏见化」。

穷人不能生孩子首先就是一种偏见,繁衍后代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,这个权利每个人都拥有。

只是年轻一代的人会更注重「优生优育」,从过去的经验来看,经济条件好的家庭,培养出来的子女大概率也比较优秀,但是同样有很多优秀的精英来自普通家庭。

2、深度思考的第二步,「客观型思考」。抛开主观情绪,从事实出发去探索。

结合新闻和现实中的例子,你会发现,富二代中也不乏纨绔子弟,穷二代之中也会出现啃老族。

也就是说,经济条件不是决定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,可能有些影响,但不是主要原因。

接着,你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的关键,提问者真正担心的,是穷人无法养育孩子成才。

知道真正的问题,我们就可以从结果倒推,提出一个辅助问题:“培养出优秀子女的家庭都有哪些共性?”

通过对问题的抽丝剥茧,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,那些优秀的人,其父母通常思想开明、举止有素养、三观正直,重视教育。

最后你会得出一个更靠谱的观点,把孩子培养成长的关键是——父母要做孩子的老师、榜样,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。

这个时候思考出来的观点,已经和一开始的千差万别了。

你会发现,很多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,它的形成是有很多原因的。要找到问题本质,需要容纳不同的观点,不断去探索和思考,才能离真相越来越近。

当你吸收到一个观点,不要盲目点头喊对,而是从以下两个方向,去思考观点的正确性,做独醒的深度思考者。

二、深度思考的两个方向

1.前因式思考

看问题不先下结论,向前找出它形成的原因。比如,有人说,穷人之所以穷,是因为他不够努力,懒惰。

那么我们就可以用「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」去查找答案:

很多心理学家对此都做过调查,懒惰只是穷的原因之一,你不能说穷就是因为懒惰,造成穷的原因还有很多客观因素,比如社会环境、失业潮、灾害等。

如果不进行深度思考,只是一味谴责穷人懒,无异于「何不食肉糜」。

相比谴责,更重要的是,提供更实际的解决路径,比如一个人在经济落后的地方,再努力可能也无法脱贫,而大平台、经济特区的机会更多,同样的时间,其产生的劳动收益也会呈现倍增。

因为财富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巴菲特的财富秘诀,是稳定且持续地增长,而不是大量博弈。

所以我常说,越早开始理财越好。不是等到你有钱再开始理财,而是开始理财之后,你会越来越有钱,越来越有底气。小到规划日常支出,大到购买理财产品,都比做月光族来得强。

从17年到现在,我看了不少理财书籍和课程,还请教了很多擅于理财的大牛,对理财方面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经验见解,创业之余通过理财让自己的积蓄有了稳速增长,实现多渠道的财富积累。如果你是个月光族,又或是总是攒不住钱,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铁木君,我把自己的理财经验发给你,吸收内化后,希望我们都能延迟享受满足感,积攒起自己的启动资金,早日开上人生的快车道。

2.后果式思考

国内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,如果不是家里帮忙,年轻人很难存到钱买房,而房子又是结婚“刚需”,所以,网上一直有人提议希望降低房价。

「房价降低」看起来好像是个好消息。我们来假设一下,如果真实现的话,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?

首先,对还未买房的人来说,肯定是好事。即使每平方只降2000,一套100平的房子直接省了20万,很多人因此就筹够了买房款,女友高兴丈母娘满意,皆大欢喜。

但对于那些已经买了房的人来说,犹如晴天霹雳。大多数人买房除了刚需,还有一大原因就是,作为一种投资手段,从过去的经验来看,房子一直是增值商品,即使后面遇到经济危机,也可通过变卖房子获取收益。

然后你再分析,买房者中,有一大部分是跟银行按揭贷款的,他们的房子卖不出去,每月还要支付原先的房贷,这又会引发多少社会问题?

通过后果式思考,我们发现房价不是说降就降的,大幅度的降价势必会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理智的购房者,不把希望放在房价降低上,但会努力争取提前买房,以减少房价波动带来的损失。

再比如,经常有人被狗咬伤,到底要不要禁狗?

假设全国施行禁狗令,会引发什么情况。如何处置宠物狗?数以万计的宠物行业从业者,该何去何从?

你会发现单纯禁狗也不能解决问题,反而会出现更多问题。

现在我们知道,深度思考的形成是「去偏见化」+「客观型思考」,其次分为两个思考方向:「前因式思考」——向前查找原因;「后果式思考」——假设发生后结果会怎样。

深度思考就像眼前架着一台天文望远镜,普通人只看到浩瀚的星空,而你看到的是太阳、月球、行星、太阳系、银河系…

深度思考是一个长期的行为习惯,只有在日常中养成习惯,才能形成高于常人的思想深度。

三、如何培养深度思考习惯?

1.不草率下结论原则

只要不断思考,你会发现很多事情,无法随意下结论,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,每件事都存在变化空间。比如,我们讨论学历重要还是经验重要?

对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,学历起到的作用会大一些;如果工作了一段时间,想爬到更高的位置,显然是经验更重要。

这个问题具体要看在哪个环境下,为了找出真正的答案,不要对一个问题过早下结论, 而是不断加入一些考量元素,使答案趋向本质。

而培养深度思考习惯的一条捷径,就是阅读。同一件事,读10本书跟读100本书的人,看法是天壤之别。

但不是什么书都适合拿来看,那些只为刺激荷尔蒙的小爽文,看再多也培养不了思考习惯。如果你不知道看什么书好,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铁木君,我把这些年积累的优质私人书单分享给你,相信看完之后,你会成为思想很有深度的人。

2.开放式的思维空间

网络喷子为什么见人就喷?因为他们的思维空间是封闭的,常常不明真相,又固执己见,只要和自己观点相违背的,就拿出键盘扫射。

深度思考需要的是一个包容、开放的思维空间,去情绪化、容许不同的观点,就像前面所说的「客观型思考」。

比如你不能说玩抖音、打游戏的人都不努力,抖音、王者这些都是辅助娱乐工具,真正努力的人,喜欢给自己找最佳状态,也许他只是通过打一局游戏,来调整状态呢。

3.当事人思考法

当看不懂一个问题时,假设自己是当事人,会怎么做?

有些人不明白,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千里迢迢跑到北上广深,租着拥挤的公寓,吃着工业化食品,每天通勤时间3小时以上,经常加班到通宵,每个月扣除工资存不到多少钱,这不是在找罪受?

当你站在「当事人」的角度去思考,就可以理解,大多数去北上广深的年轻人,是因为老家找不到合适工作,收入普遍偏低;而一线城市相对公平,发展空间更大,并且随着经验的积累,未来也会得到丰硕的回报。

说通俗点,就是「换位思考」,很多时候,我们只有设身处地,才明白其中的缘由。

4.行为观察法

说谎话的成本很低,但事情做错成本是很高的,所以「行为观察法」的核心就是——不要看一个人说什么,要看他做什么。

打开手机,经常看到一些教人月入5万、10万的财富课程,虽然你不认识主讲人,但感觉他就是成功人士,因为他的外形、气质、谈吐都很像!然而这些都是很容易实现的,一个普通人经过包装也像成功人士。

要看一个专家是否靠谱,要看他是否有成功案例,才有能力去教别人,用这个方法,可以防止自己被割韭菜。

5.上帝视角法

人的眼界会受到周围环境、圈子的影响,导致思维有局限性,做出的判断会以偏概全。

回到胖人好吃懒做的话题,如果有兴趣研究,可以找出这两年关于肥胖问题的分析报告,或者观看BBC纪录片《肥胖的真相》,当你通过调查资料去挖掘时,会得到更接近事实的答案。

数据虽是冷冰冰的,但无疑是最有用的工具。

以下是全文精华:

深度思考的形成:浅层思考与深度思考可理解为——感性人与理性人的思维。

看待一件事,感性人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判断,而理性人会从事实的角度去客观分析。

「去偏见化」、「客观型思考」即深度思考的关键,其次,我们还可从两个方向去深挖:

1.前因式思考

看问题不先下结论,向前找出它形成的原因。

2.后果式思考

假设事情发生的结果,你会有更深刻的收获。

普通人培养深度思考,可通过这5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来练习:

①不草率下结论原则——看待一件事,不要轻易下结论,只要持续思考,总会存在变化空间。

②开放式的思维空间——深度思考是一个包容、去情绪化、容许不同的观点,开放式的思维空间。

③当事人思考法——换位思考,假设自己是当事人,会怎么做?

④行为观察法——不要看一个人说什么,要看他做什么。

⑤上帝视角法——跳出局限的圈子,从历史上去追根溯源,数据是个很好的工具。

想让思想更有深度,看待问题时,不马上做结论,而是呈开放性思维,减少「主观偏见」,增加「客观理性」,才能看到更本质的东西。

扫码分享收藏
扫码分享收藏